11月9日,中國工程院張英澤院士在醫學教學樓報告廳為裕華路校區師生做題為“發現與發明對推動科技進步作用的辯證關系”的學術報告,這是“醫科崛起”名家大師系列講座的第三場,裕華路校區師生代表300余人參加。報告會由河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醫學部主任倪志宇主持。
報告會上,張英澤以青霉素、青蒿素、幽門螺桿菌等重大發現為例,重點闡述了發現與發明的辯證關系。他指出:發現是客觀存在,具有“唯一性”和“永久性”,永遠不會被替代;發明是客觀不存在的事物,具有“時效性”,不具有“唯一性”,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新的發明替代。并以其多年臨床研究取得的脛骨螺旋骨折合并后踝骨折、骨動態形變定律等重大發現為例,強調創新需要長期實踐的積累和沉淀,離不開細心觀察、用心思考、精心研究。
倪志宇在總結講話時指出:張英澤院士的報告高屋建瓴,深入淺出,充分展現出科學大家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鼓舞我們今后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希望同學們不負青春、不負韶華、不負時代,努力成為新時代的創新者、創造者、發現者。
來訪期間,黨委書記郭健會見了張英澤院士,雙方就人才培養、科研合作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
張英澤院士長期致力于復雜骨折(包括關節內骨折)閉合復位微創固定的相關研究,以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發表SCI收錄論文220余篇,獲得授權專利170余項。作為第一完成人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2項。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骨外科2018和2019連續兩年在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發布的中國醫院科技量值排名全國第四名。

